💡首尔 KBW2025 上,@shelbyserves 成了聚光灯下的焦点 Shelby 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问题空间:当数据交付不再被 AWS 垄断,Web3 能否真正成为新的全球数据分发层? ➤ Netflix 的故事最典型: 冷存储的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——AWS 的档案层价格低到 1GB 每月只要 $0.00099 但是,当用户点开电影那一刻,真正的账单才开始滚动:流式传输 1GB 数据的费用是 $0.05-$0.09 这意味着,存储只付一次,交付却可能付上百万次 这也是为什么 Netflix 即便砸钱自建 Open Connect CDN,仍然不得不每年向 AWS 交数十亿美元 AWS 的“流量税”才是全球互联网真正的现金牛,远比存储本身更难撼动 ➤ 然而,大多数 Web3 存储协议走的却是另一条路: 把 Filecoin、Arweave 的逻辑继续放大,把“冷存储”当成蓝海市场,结果却卷成了更便宜的“档案仓库” 问题在于,这根本没触及 Web2 数据经济的利润腹地,冷存储早已不是成本中心,传输才是 AWS 持续垄断的核心利润池 换句话说,如果在错位的赛道上努力,Web3 存储最终只能成为更分散的“档案仓库”,而不是新的互联网基建 ➤ Shelby 的定位因此独一无二: 它直接瞄准了 AWS 真正护城河所在——热存储与数据传输层 与冷存储不同,热存储要求高带宽、低延迟和可扩展的实时交付能力 Shelby 借助 @Aptos 的高并发和亚秒级确认特性,能够支撑此前在 Web3 几乎不可想象的场景: → 实时流媒体与互动直播 → 高频金融数据与链上交易播送 → AI 模型训练与大规模数据流通 → 3A 游戏、元宇宙的实时同步 这不仅仅是存储成本的优化,而是将 Web3 存储的逻辑彻底改写:从“存多少”转向“传多少”,从静态归档走向动态服务 📀这才是 Web3 存储真正意义上的代际跃迁
听到很多关于 @shelbyserves 在 KBW 的精彩讨论和兴奋,以下是一些想法 👇 1/ Netflix 最大的基础设施成本之一是 AWS 上的带宽。 为了降低延迟和成本,他们建立了自己的 CDN,称为 Open Connect。尽管如此,他们仍然花费数十亿存储和提供数据。
查看原文
1.04万
113
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说明,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。该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欧易观点,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,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,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。请阅读链接文章,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。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。包含稳定币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,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。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,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。